感恩父母

发布时间:2014-04-02阅读次数:
分享到:

感恩父母

 

老师让正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设计一份主题为“感恩父母”的手抄报,晚上女儿嚷嚷着要我帮她做,为了锻炼她的独立性,我秉承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要求女儿自己设计板块和内容,我则在一边做“指导员”。

“妈妈,这块我想写父母爱我的方式”,“好啊,那父母怎么爱你的呢?”我接着她的话题,开始引导她。“比如爸爸妈妈把给我买我最想看的书、每年放暑假带我去旅行、坚持送我去上兴趣班…….”女儿竟然淘淘不绝的说了很多,听着八岁孩子稚嫩的语言,一字一句的像敲鼓似的敲打到我心底。没想到我们平时有心或无心做的事情,已经深深记在女儿那小小的脑袋瓜里了。记得在电视上经常看到一则公益广告,原本简单的一个英文单词“Family”(中文:家庭),被分解组合成“Father”、 “Mother”、“I Love you”, 运用动画的形式生动地诠释了家的温情,从小“I ”被“Father”、 “Mother”温暖的爱呵护着,等“Father”老的拄着拐杖, “Mother”累的到老直不起腰时,“I ”为他们遮风挡雨,表达了孩子长大后对父母的感恩和回报,每次看到这则广告,都会被感动着。还有最近在新闻上看到一个七旬老人为了给失业在家的儿子攒钱结婚买房,除了平时在公园门口摆摊之余,还趁游客多的时候,穿上厚重的卡通外套,戴上几斤重的米奇头像与游人合影,外赚些小费,被游客亲切称之为“米奇奶奶”,也许看罢这个新闻后,有人纯粹当作饭后余资,一笑了之,但细细回味,难道没有一丝心酸在里面吗?万爱千丝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妈妈,这第二个板块准备写感恩父母的方式,可以吗?”“哦,可以呀,那怎么感恩父母呢?”我好奇的问下去。“我要好好学习,帮父母多做家务活,让爸爸妈妈少生气,经常跟爸爸妈妈聊天,长大了我也要带父母去旅行……”扪心自问,作为子女的我们,是否做到了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是否经常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年迈的父母亲,是否在春光明媚的时候带着老人去郊外踏踏青…….但是,父母亲经常听到子女的一句话却如电视上所说的一句广告语“忙,都忙……”曾经看过网络上流行一道亲情算术题,按照我们的父母现在都五、六十岁计算,我们预计他们还能活二十年,一共是7300天(看起来好像很长)。但是因为工作原因,一年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回家跟他们在一起,也就是三五天,而这三五天的时间里,除了睡觉、跟朋友聚会,再除了其它应酬,实际真正能在他们身边的只有几个小时。想想很可怕,其实,我们还能跟父母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二十天了!古人云: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到父母亲快离你而去的时候,才痛心疾首的想起平时对他们的疏于关心啊!平日里的一个电话,一声问候,简简单单,无需过多华丽的语言,就是子女对父母爱的最好的表达方式,对于父母而言已足矣。

俗话说的好:养儿才知报娘恩。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知道为人父母的不易。看着还在冥思苦想其他设计内容的女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的一番话像一缕阳光,穿透我那快被雾霾遮住的心灵深处,谢谢女儿,给我上了一次生动的人生教育课。(崔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