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 福佑绵长
亲戚送来十余枚红泥淹制的咸鸭蛋,煮熟切开油亮的红蛋黄嵌在蛋白中,色泽很是诱人,蛋黄油润又沙沙的口感真好,但蛋白干干咸咸的不怎么好吃,想起以前见过的一种吃法,次日早餐把鸭蛋剥好放到碗里捣碎拌匀再淋上麻油,干咸的蛋白掺进蛋黄的沙沙又有了麻油的润泽变得可口了,碎碎的颗粒红白夹杂浸在油中观感也很不错。生活中有许多快乐、幸福,也有痛苦、伤心,这是任何人生命中都会经历到的,只是大小、时间的不同,人生的顺与逆,有时真的就如蛋黄与蛋白滋味不同却置身于一体,就看你用怎样的心境和胸怀对待,用什么样的高招调和化解,这是生活的智慧。
父亲从邻居处得来一件圆领衫,白色棉织的,背面印着大红的“××粮油交易市场”字样,非常醒目,父亲穿着去广场锻炼,有时外面套件衬衫,红色的大字仍清淅可见,我们以为父亲缺衣服了,赶紧买来让父亲别再穿广告衫了,可他还是照穿不误,我们抗议,父亲却说:“好好的衣服,不穿可惜了。”其实原本家里新的旧的都有,父亲也深知儿女们的心意,老人家是“惜物”。是啊,想想儿时我也穿过接了裤腿的裤子、打了补丁的衣服。曾几何时,我们的祖父母们,生活中锅、碗等普通物品都是需要一补再补而用的,我们富裕起来的日子并不很长,即便是长久的富裕,不必象从前那样,但还是要懂得“惜物”。其实我们要“惜”的又岂止是物呢,对环境、资源、贫弱、情缘等那一样我们不应该深存“惜”心呢。
年少时,每到春节前夕,我们姐妹因兴奋话多常遭到家长的呵斥,不许我们乱说话,更不许说不吉利的话,新年期间还有更多禁忌,那时只觉得大人封建迷信,及至年长了才理解,那些禁忌是长辈们对生活心存敬畏,对好日子心存期望的外在形式表现。心存敬畏是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没有了敬畏,做人做事就没有底线,什么可恶可怕的事都敢去做;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克已修身,反躬自省,才谈得到良心、义务、责任、道德。当然有些形而上的东西我们现在不必去效仿,但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工作、对父母等当存的敬畏之心必须有。
我常想,旧时百姓常因贫穷而受不起教育,但他们从公众舆论、宗教信仰、家训家规、听书看戏中受到教化,勤奋自律、恭谨良善、悲天悯人、忠孝节义、行端坐正深入骨髓,而这些品德的实践都是开启智慧的法门。我也常感我辈之幸运,生活无忧,教育良好,现如今发达的网络、通畅的信息,让我们的衣食住行更加舒适便捷,更有微博微信每天传送着那么多图文、声情并茂的“心灵鸡汤”,只愿这些不仅仅是亮闪一下我们的眼球,而能真正将其营养吸收,因而懂得敬畏,知道珍惜、心生智慧,使我们的静好岁月福佑绵长。(沈韶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