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子”游戏

发布时间:2014-10-29阅读次数:
分享到:

“挖子”游戏

 

    回想自已的童年,尽管生活在小城最寻常的巷陌,但童年和伙伴们一起各种各样的游戏给我留下丰富多彩的记忆,踢毽子、跳皮筋、掷沙袋诸如此类的游戏现在的孩子们还玩或还知道,而有些早已消失了的游戏,可能现在的孩子们都难以想象,却真的给我的童年带来了非常多的快乐。

    有一种女孩子玩者居多的游戏叫“挖子”,“挖子”用的是石头、木头或骨头三种,不管哪种,游戏时都是用四颗“挖子”和一个沙袋。石头的捡四颗比玻璃珠大二到三倍相对圆些的就行,木头的则多用四枚军棋代替,骨头的是取猪或羊前腿关节处的一块小骨头(不知道叫什么),“骨头挖子”要集齐四颗很难,谁有一副都很宝贝,沙袋自已找块布头缝一个就行。“玩法是先把四颗“挖子”撒在桌子上或地上,将沙袋向上抛,在沙袋落下之前快速抓取或摆放“挖子”,然后接住沙袋,抓不到、摆不稳或接不住沙袋都算输,碰到不要抓或摆的瓦子也算输。如玩“石头瓦子”,按一颗一颗、再二颗二颗,再一颗和三颗,最后是四颗一起的顺序抛一次沙袋抓一次石子,九次完成为一轮;“木头挖子”和“骨头挖子”则都是抛出沙袋后,先后将四个“挖子”按正、反和两侧依次摆立在桌面或地面,抛完十六次沙袋各面摆完,最后再抛起(第十七次)沙袋迅速用双手把四颗“瓦子”捧在手里接住沙袋一轮完成。游戏一个人或几个人玩都行,几个人玩时剪刀石头布定好顺序,失误了就轮到下一位,等再次轮到自已时接着上次的失误处进行,直到谁先完成一轮再从头开始。这个游戏不仅要掌握沙袋起落的时间和高低,双手和眼睛的配合,动作还要迅速、要轻、还要稳,对孩子来说很有“难度系数”。

    现在想来,童年匮乏的物质生活并不影响我们的快乐,反而激发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象毽子、沙袋都是我们自已制作,几枚石子、一块瓦片、一粒钮扣、一截绳子等信手拈来的东西都能通过我们“手工制作”而成为花样百变的快乐游戏,如把碎瓦片打磨成光滑的圆形、方形或三角形,中间凿个孔,然后取一截绳子中间栓上一小截火柴棒,并齐绳头穿过小孔就成了可玩的东西。玩时拎起绳头将吊着的瓦片顺时针加速旋转,然后双手各提着一根绳头让两根绳子不停的拉开合起,瓦片就会随着绳子的开合飞快的正转和反转,大家比谁转的快,转的时间长,非常好玩。

    现在想来,那些“粗陋”的手工制作都曾是我们儿时口袋里的宝贝,很“土”的游戏却让我们那么着迷和快乐,常常能见到一只沙袋在围成一圈的孩子们中间翻飞,而他们个个早已玩的灰头土脸,饥肠辘辘也浑然不觉,只到听见谁家的大人拖长了声音的呼唤“小孩子哎,回家吃饭了。。。。。”(沈韶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