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皖南古村落

发布时间:2014-05-10阅读次数:
分享到:

探寻皖南古村落

 

    白墙黑瓦,青山碧水---如果说黄山是玉帝的盆景的话,那黄山脚下的古村落就是玉帝的后花园。

    我向往着这花园的美景,一次又一次来到了这里。

    春光明媚,春风拂面,我又踏上了寻找美的旅程。通往花园的路途上,风景旖旎。望眼过去,绿水环绕着青山,水是清澈的,泛着玉般的绿,山是雄奇的,有着男人般的伟岸。山上的杜鹃花一团团,一簇簇,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

    途经塔川,塔川拥有着最美的是秋色,可是春景中的塔川,一样使人迷醉:山坳中的人家,山坡上的茶树,油菜花,山顶上的古树,竹林,构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图画。
     在众多的古村落中,宏村得名气最大。密密麻麻的汽车停满了村口,如织的人流在人流中穿梭。我却惧怕这繁华浊了心中的花园,路过未入,继续向前,奔往目的地—南屏古镇。
    南屏古镇地处黟县西北,因村南有尤如屏障的南屏山而得名。以幽深街巷、祠堂群和古民居群组合构成、独具特色的村落建筑景观典型代表。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并依序排列在一条约200米长的轴线上。宗祠规模宏大,家祠小巧玲珑,组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古祠堂建筑群,是现代人了解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博物馆。同时这个村的300多幢明清民居古建筑,沿着72条巷弄分布排列,组成了一个如迷宫似的飘荡。它迷一样的建筑布局,使得外人能进去,却出不来,不要说古祠堂、古民居,单就这些层层叠叠、回还往复的巷弄,就要迷倒无数游人。

    我们迷失在古巷中,我们努力感受古徽州几百年徽商人家的兴衰、试图了解古徽州宗法制度、解密古徽州村落布局风水原理。

    岁月的脚步在这里做了停留,我们仿佛是穿越了时空。导游手拿一串钥匙,带领我们推开一座座老宅,每一座宅第,见证了一个个家族的兴盛。繁复的木雕镶嵌在门楣上,窗棂上,图案或是春兰秋菊等花草,或是“三顾茅庐”,“关公战清琼”等人物故事。这些木雕设计精巧,技艺精湛。有的门窗上还镶有得进口的彩玻璃,足见家境殷实。这些 “豪宅”的主人或是富甲一方的徽商,或是在外创业的银行家。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不管多富有,始终遵守着一条古训,“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古徽州人一直把读书看做一件最重要的事,这也成就了徽商辉煌传奇的重大原因。

    古镇里的“叶氏宗祠”是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歇山重檐、端庄轩敞的古祠。祠堂门前照壁矗立,门楼高大,一对一人多高的大石鼓,雕刻十分精致。4根大石柱托着额枋,上面雕刻着古鼎宝瓶类的祭器。序秩堂分上、中、下三厅。一进大门,就见有80根硕大的木柱支撑着这座宏伟的建筑,柱子上挂着“石林派衍家声远,武水澜回气象新”等木制对联。横枋上悬有“贡元”、“进士”、“经魁”和“松筠操节”、“津逮后生”等功名、褒奖之类的横匾。下厅是吹奏鼓乐的地方,也可以搭台演戏。中厅为礼堂,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大厅,上厅为享堂,楼上放置本族的祖宗牌位。中厅和上厅可容纳数百人举行仪式。序秩堂大门以往只在重大节庆才开,平时走边门进出。其大门的高度比其余7座祠堂都要高,同姓的一切支祠、家祠均不可逾越。序秩堂曾是1989年,张艺谋导演、巩俐主演的电影《菊豆》的拍摄地,《菊豆》中80%的镜头都在此取景。现依然保持着当时拍摄时的原貌,当年拍电影时的道具依然保存,此地如今已成了游人欣赏的佳景。祠堂中摆放着染布、晒布的台架、绞车、染池等,“老杨家染坊”的横匾也高悬在序秩堂大门上方,时间也在这些道具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些晾在竹竿上的长长的染布,斑驳的木轮车,俨然已融入这个祠堂,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古镇在阳光下依旧伫立,任时光在他们身边缓缓流淌。变换的是一群群的过客,不变的是那份永远的宁静。据说,成龙也购置了一座古名居藏于香港。试想:古宅离开了它的故里,离开了它所依赖的人文山水,它还是那个它吗?(李元元)